激光打标机是什么呢。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对光子的吸收或发射,同时改变了它们自身运动的性能。
微观粒子都有一组特定的能级(通常这些能级是离散的)。在任何一个时刻,粒子只能处于对应于某一能级的状态(或简单地表示为处于某一能级)。当与光子相互作用时,粒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并相应地吸收或辐射光子。光子的能量值是两个能级的能量差ΔE,频率是ν=ΔE/h(h是普朗克常量)。
能量较低的部分被外界激发(即与其他粒子有能量交换相互作用,如光子生成非炸弹性冲突),当能量被吸收时,过渡到与此能量相对应的更高能量水平。这种转变称为刺激吸收。
粒子被激发进入的激发态不是粒子的稳定状态。如果存在能够接受粒子的较低能级,即使没有外部作用,粒子也有一定的概率自发地从高能激发态(E2)过渡到低能基态(E1) ,同时用能量(E2-E1)辐射光子,光子频率ν=(E2-E1)/h。这种辐射过程称为自发辐射。由自发发射的许多原子发射的光在传播方向上不具有相位,偏振态和均匀性。它实际上称为非相干光。
接受辐射,激光1917爱因斯坦理论上指出:除自发辐射外,高能级E2上的粒子也可以另一种方式转变为较低能级。
他指出,当频率为ν=(E2-E1)/h的光子入射时,它也会使粒子以一定的概率从能级E2迅速过渡到能级E1,同时辐射出一个频率和相位与外部光子。具有相同偏振态和传播方向的光子称为受激辐射。
可以想象,如果大量原子处于高能级E2,当具有频率ν=(E2-E1)/h的光子入射时,E2上的原子被激发以产生受激辐射,从而产生两个原子。具有相同特征的光子,两个光子重新激发E2能级的原子,并产生受激辐射,可以获得具有相同特性的四个光子,这意味着原始光信号被放大。在受激辐射期间产生和放大的这种光是激光。